“服饰搭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in Dress Matching Course Based on the One-Three-Three Concept
张剑峰
摘要(Abstract):
服饰搭配课程基于“一观三信三新”(一观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信指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职业自信,三新指新业态、创新力和新主力军,以下简称一三三)思政育人理念,深入挖掘中华纺织服装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思政元素,以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确立育人和育才融合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建设德艺双馨师资团队,以大国工匠为标杆,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职业为依据,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路径,培养出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职业自信和具有创新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新主力军。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饰搭配;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编号:2021-62 [高职])
作者(Author): 张剑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2-10-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53.html.
-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刊,2017(01):31-34.
- [3]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04):101-103.
- [4]柳宗悦,徐艺乙.工艺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43.
- [5]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0.
- [6]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EB/OL].(2020-11-24)[2022-10-12].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1211/Articel01002MT.htm
- [7]焦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J].经济学家,2020(06):87-94.
- [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4.
- [9]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 [10]李笑瑜,李红燕,王彩凤,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在高职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20(04):4-5.
- [11]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02):72-74.
- (1)红帮文化指的是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一批宁波裁缝率先掌握了做西服的技术,扮演着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开拓进取的重要角色,积淀了“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思想底蕴。
- (1)“文化+72变”是根据服饰搭配课程的特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元素,以变化创新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服饰搭配之中各元素的风格、色彩、款式、材质、材料、细节、装饰部位等,通过搭配组合微妙的变化,形成72种多样的、多变化的、有故事的服饰搭配效果。
- (2)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雷山村建立“喜曼蓝富”非遗共富工坊。工作坊负责培训蓝印花布的印染、制作、设计等课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1)“四一”即每位学生建立1个自媒体帐号,1天收集1份服饰搭配的相关资料上传到自媒体帐号,通过积累建立1个服饰搭配信息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