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中纺织服饰考辨Textual Research on Textile and Clothing in Thousand-Character Classic
郑新,王燕,李强
摘要(Abstract):
《千字文》作为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优秀蒙学读本,内容完整、韵律和谐、对仗工整、意境高远,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纺织服饰信息,对研究古代服饰与礼仪大有裨益。现今学界对《千字文》中相关服饰概念的解析往往从人文角度出发倒推服饰的衍变而忽略服饰自身。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纺织服饰考古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早于黄帝时期;中国古代无论是织染技术还是纺织机械的发展程度都远超今人所想;冠帽、束带甚至衣料都可以成为阶级划分的标志物,甚至影响整个王朝的兴衰。
关键词(KeyWords): 《千字文》;纺织;服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Y075)
作者(Author): 郑新,王燕,李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寿大本.《千字文》今注[M].北京:北京书店,2020:1.
-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05,256.
- [3]徐昀徵,朱宏斌.我国古代葛的种植栽培及葛织品利用[J].农业考古,2021(03):177-184.
- [4]陶园,于伟东.基于工具携带作用的服装起源研究[J].丝绸,2015,52(05):71-75.
- [5]黄煌.“垂衣裳”与儒家礼制[J].周易研究,2011(04):84-89.
- [6]董恩林.论中和之道的内涵与践行准则[J].孔子研究,2021(02):58-71.
- [7]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6.
- [8]宋玉婷,陈艺方.基于德与礼的思想看古今冠帽的审美变化[J].美与时代(上),2020(09):91-93.
- [9]罗富诚,谢红.唐宋《衣服令》对比研究:以皇帝冠服为例[J].丝绸,2020,57(11):94-99.
- [10]王红进.《诗经》服饰材料考之裘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3):63-64.
- [11]武丽芳,孙亚云.古代香包艺术形式演变的文化内因探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9,32(02):103-106.
- [12]闫艳.古代香囊的形制及其文化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19-122.
- [13]房玄龄.晋书(卷二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773.
- [14]沈起炜,徐光烈.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43.
- [15]万军杰.唐代“妾”的丧葬问题[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01):186-200.
- [16]佚名.经典蒙学:千字文(续上期)[J].中国漫画,2020(06):16-17.
- [17]张润生.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三国时期的机械制造家马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79-84.
- [18]孙佳仪,吴希滢.传统服饰门襟的连接结构[J].艺海,2022(05):70-73.
- [19]李强,李斌,梁文倩,等.中国古代纺织史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27-28.
- [20]李强,李斌,夏克尔·赛塔尔.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戥学术研究[J].服饰导刊,2016,5(06):24-34.